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皇上,要补上广东的窟窿,再加上练包衣新军的花销,打个富余量,每年加派个一千万就到头了,要办新军的话...臣觉得,只能裁撤部分绿营了。”
乾隆闻言,心里已经在盘算了。
加派捐纳,裁撤绿营,扩八旗练新军。
这每一项可都有相当隐患。
基本上和饮鸩止渴也差不多了。
.........
大清那边要广收包衣,扩军备战。
大明这边也没闲着,也同样在积蓄实力。
大屿山岛上的第一座炼钢的炉子已经建了起来。
和一般的高卢不同。
这炉子的高度并不高,形状低品,但熔池却相当的大。
这种炉子就是所谓的平炉。
术业有专攻。
朱道桦在医学上还有些本事。
但是这炼钢的知识就不多了。
他倒是听说过平炉炼钢法。
就是用水煤气代替焦炭作为燃料,可以将生铁和铁矿石熔炼成优质钢材。
这种办法不需要建造太高的高炉,在工程上相对安全、简单。
而且产量极大。
每炉可产上百吨钢。
此外。
所用原料既可用生铁、铁水,也可用废钢、铁屑、熟铁和矿石,便于废钢铁的回收,加之炼出的钢均匀,质量稳定,可生产优质钢。
所以在平炉炼钢法出现之后。
就迅速在各地得到了发展。
南洋钢铁总公司的总工程师马丁正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工人作业。
搬迁到了大屿山岛上的南洋钢铁总公司没有了任何的限制。
在原料方面。
十三行的几名行商一起投资的航运公司将安南的媒矿、铁矿顺利的运到了大屿山岛。
从红河河口到珠江河口这条航线,将会成为一条把安南的煤、铁,还有大米资源运送出来的运输大通道。
“陛下,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我们在巴淡岛的时候就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这种炉子产钢的效率极高,而且由于使用水煤气,产生的废渣也极少,保证了钢材质量的稳定。”
来自法国的冶铁工程师马丁眼窝深陷,双目通红,但脸上却带着几分兴奋。
这种炼钢法如果量产成功。
将会颠覆整个钢铁产业。
南洋钢铁总公司的产量,将会碾压所有的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把第二名远远甩在后面。
朱道桦当然清楚钢铁于工业的意义。
钢铁产量可是一国工业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如果朱道桦投资的南洋钢铁总公司能够把平炉炼钢法提前一百年搞出来。
依托安南红河三角洲丰沛的煤铁资源。
自己治下的广东。
将会一跃成为世界钢铁中心!
“不过在这之前都是实验用的小炉,这次是第一次建造量产信的大炉,如果数据没有算错的话,这样一个炉子,一次可以出钢二十万斤,月产钢至少百万斤两。”
一百万斤钢。
差不多就是一千吨了。
一个炉子一个月产一千吨钢。
年产万吨。
那有十个这样的炉子。
年产钢量就是十万吨。
而如果自己记得没错的话。
英国的钢产量到了1850年的时候,是几十万吨这个量级。
如果平炉练钢法顺利量产投产。,
继续扩大生产。
光是在大屿山岛这个钢铁厂,达到年产百万吨钢的生产量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有了大量的廉价钢。
结合蒸汽机。
那接下来的铁甲战舰、铁路等划时代的发明,才会有意义。
“出钢水了!”
随着工人们的呼喊声。
平炉底部的融池的出口已经能看到熔融的钢水。
“成功了!”
马丁长舒一口气。
“马丁,你现在算是历史留名了。”
朱道桦微笑道。
马丁急忙躬身行礼:“这都是陛下提供的灵感,你才是真正的天才。”
朱道桦拍了拍马丁的肩膀。
“辛苦了,就凭借这功劳,你就足以得到一个有足够分量的爵位。”
马丁心头火热。
爵位。
贵族啊!
自己一个法国平民。
怎么就到了中国。
成为一个中国的贵族呢?
“走吧,去瓦特那里看看。”
朱道桦看了一号平炉顺利出钢后。
就去了同样是位于大屿山岛的另外个一个重要工厂。
瓦特机械厂。